更新時間:2019-11-06
DUPLOMATIC壓力補償(chang) 流量閥RPC1-0,5/CT/41,迪普馬流量控製閥,DUPLOMATIC流量控製閥,DUPLOMATIC壓力補償(chang) 器,迪普馬壓力補償(chang) 閥
DUPLOMATIC壓力補償(chang) 流量閥RPC1-0,5/CT/41,betway必威西汉專(zhuan) 注於(yu) 歐美品牌液壓、氣動、工控自動化備件銷售,原裝正品,質量保障,*;熱誠歡迎新老客戶谘詢購買(mai) !
壓力控製閥
壓力控製閥(簡稱壓力閥)是用來控製液壓傳(chuan) 動係統或氣壓傳(chuan) 動係統中流體(ti) 壓力的一種控製閥。
常用的壓力閥有:溢流閥、減壓閥、順序閥和壓力繼電器等。
大型鋼廠現場采用的壓力控製閥種類很多, 如:減壓溢流閥、比例減壓閥、先導式溢流閥、直動式溢流閥、溢流閥、電磁溢流閥、板式減壓閥、減壓閥、比例減壓溢流閥、壓力補償(chang) 器。
針對具有代表性的,現場易出故障的壓力控製閥的工作原理和結構進行分析。
1、DR型先導式減壓閥
1.結構分析
其組成主要包括帶主閥插件(3)的主閥(1)和帶壓力調節組件的先導閥(2)。在靜態位置,閥常開,油液可自由地從(cong) 油口B經主閥芯插件(3)進入油口A。油口A的壓力作用於(yu) 主閥芯的底側(ce) 。同時作用於(yu) 先導閥(2)中的球閥(6)上, 經節流孔(4)作用於(yu) 主閥芯(3)的彈簧加載側(ce) ,並且流經油口(5)。
同樣,壓力經節流孔(7)、控製油路(8)、單向閥(9)和節流孔(10)作用於(yu) 球閥(6)上。根據彈簧(11)的設定,在球閥(6)前部、油口(5)中和彈簧腔(12)內(nei) 建壓,保持控製活塞(13)處於(yu) 開啟位置。
油液可自由地從(cong) 油口B經主閥芯插件(3)流入油口A,直至油口A的壓力超過彈簧(11)的設定值,並打開球閥(6)、控製活塞(13)移至關(guan) 閉位置。
當油口A的壓力與(yu) 彈簧設定壓力之間達到平衡時, 獲得期望的減壓壓力。控製油經控製油路(15)由外部從(cong) 彈簧腔(14)泄回油箱。通過安裝一個(ge) 可選的單向閥 (16)可實現從(cong) 油口A至B的自由返回流動。壓力表接口(17)用於(yu) 油口A的減壓壓力監測。
液壓原理圖和基本回路分析
液壓原理圖及閥件分布簡介
一、伺服控製回路
2.輥縫控製模式
1.閉環控製模式
軋機軋輥的調整由一個(ge) 閉環輥縫控製係統完成。通常的軋製操作在閉環輥縫控製模式下。TCS和其控製器接收輥縫設定值數據並在此模式下控製軋製。
在閉環模式下TCS的功能總是一個(ge) 位置控製功能。這也包括在可允許大軋製力已經達到時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內(nei) 部控製器,輥縫設定到不超過大允許軋製力。在輥縫設定時,軋製力控製的TCS功能取代位置控製。
每個(ge) 調整液壓缸帶有一個(ge) 帶有設定值、位置數值和設定點數值的控製器。
液壓閥位置:
(1)泄荷閥關(guan) 閉;
(2) 單向閥打開;
(3) 伺服閥從(cong) TCS控製器中接到一個(ge) 適當的設定值。
2.鎖定控製模式
在輥縫位置處於(yu) 維持狀態, 新設定點或偏離不會(hui) 引|起輥縫變化, 控製模式處於(yu) 鎖定狀態。
為(wei) 避免輥縫的偏差,鎖定模 式功能必須對控製輥縫的兩(liang) 液壓缸同時控製。
液壓閥位置:
(1)泄荷閥關(guan) 閉;
(2)單向閥關(guan) 閉;
(3)伺服閥從(cong) TCS控製器中接到一個(ge) 設定值0。
3.快速打開和卸壓模式
該功能主要用於(yu) 軋機保護。特別是如果軋件在軋機中遇到衝(chong) 擊,必須立即中斷軋機操作。這意味著在軋機調整過程中立即減小軋製壓力,並且打開輥縫到大輥縫尺寸。相對應的是,當該功能結束時,所有水平輥和立輥的液壓缸柱塞杆全部縮回。
卸壓並且下一步所有的液壓缸同時打開。軋輥以-一個(ge) 控製方式打開,避免單個(ge) 軋輥位置過分的傾(qing) 斜。傾(qing) 斜檢測係統發揮作用。
液壓閥的位置:
(1)卸荷閥關(guan) 閉;
(2)單向閥打開;
(3)伺服閥從(cong) 控製器中接收到大打開設定值。
當某個(ge) 軋輥的液壓缸柱塞杆已全部縮回,伺服閥設定值被清零時,單向閥關(guan) 閉,並且快速的卸荷信號傳(chuan) 輸到一級PLC中。然後,卸壓閥打開2秒時間。
4.非卸壓模式
該控製模式可靠地卸載壓力係統。因安全原因,該功能在快速打開狀態的末端發生。而且,該功能在從(cong) 等待工作狀態到準備操作I作狀態轉換之前執行。這避免了當單向閥打開時在軋輥液壓係統由壓力弓|起的失控動作。
為(wei) 了 避免軋輥的過度傾(qing) 斜,兩(liang) 個(ge) 液壓缸的該功能必須同時發生。
液壓閥的位置:
(1)單向閥關(guan) 閉
(2)伺服閥從(cong) TCS控製器中接收到一個(ge) 零值
(3)卸荷閥關(guan) 閉。
5.浮動模式 .
浮動模式是一個(ge) 控製器模式,在此模式下通過外力的動作軋輥能夠自由的移動。浮動模式定義(yi) 為(wei) 下輥的軸向移動。在浮動模式下,下輥根據與(yu) 上輥的相互關(guan) 係,以一一個(ge) 標定狀態順序被軸向定位。該移動通過立輥。
液壓閥的位置:
(1)卸荷閥打開;
(2)單向閥關(guan) 閉;
(3)伺服閥從(cong) TCS控製器中接收到零設定值。
6.軸向調整係統脫離模式
液壓係統和軸向移動位移編碼器的連接在此操作模式下被引入一個(ge) 條件,在此模式下液壓插頭和位移編碼器插頭能被鬆開或插上。位移編碼器的插頭必須插入在機架_上的插口。接著插頭在一個(ge) 停車位置。該停車位置由TCS電氣檢測。
液壓閥的位置:
(1)單向閥關(guan) 閉;
(2)伺服閥從(cong) TCS控製器中接收到一個(ge) 零值
(3)卸荷閥關(guan) 閉。;
當條件1達到時,軸向移動編碼器的能量供應斷開。
當條件1+ 2獲得時, 1級控製給出“斷開位 置編碼器軸向移動信號已準備好”
檢測插頭是否在停車位置。如果在,軸向移動係統已準備好換輥。
7.軸向調整係統連接模式
在此模式下;液壓係統和軸向位移編碼器的連接被采用了一個(ge) 前提,即液壓插頭和位移編碼器插頭能被反向插到輥係內(nei) 。
液壓閥的位置:
(1)單向閥關(guan) 閉
(2)伺服閥從(cong) TCS控製器中接收到一個(ge) 零值
(3)卸荷閥關(guan) 閉。
當條件1已產(chan) 生時,一級控製係統接到“位置編碼器軸向移動信號連接準備好”。檢
測信號插頭是否已與(yu) 位置編碼器E連接。
當條件3已產(chan) 生時,軸向移動位移編碼器有效軸向移動係統準備好衝(chong) 洗。
8.軸向調整係統衝(chong) 洗模式
衝(chong) 洗模式是一個(ge) 控製器模式用於(yu) 換完輥後從(cong) 軸向移動係統清除空氣和汙染物。在能夠設定輥縫前的一個(ge) 短時間內(nei) ,軸向係統需要衝(chong) 洗。
當液壓管路和位移編碼器連接後,可以由操作者立即開始衝(chong) 洗。手動操作的截止閥必須打開使其能夠衝(chong) 洗。當衝(chong) 洗結束後手動截止閥必須關(guan) 閉。
液壓閥的位置:
(1)卸荷閥關(guan) 閉
(2)截止閥打開
(3)伺服閥從(cong) TCS控製器中接收到一個(ge) + 20%的設定值。( 注:明確的設定值,因為(wei) 液壓缸預期向DS側(ce) 移動)
衝(chong) 洗時間是120秒。操作側(ce) 壓力應該接近180bar。如果適當,可用一一個(ge) 較低的設定值。如果操作側(ce) 壓力升到大約250bar時,必須中斷衝(chong) 洗,並且-一個(ge) 故障報警傳(chuan) 到1級。一個(ge) 可能的原因是截止閥( 421 )沒有被打開。
當衝(chong) 洗期已過,該閥轉到下一個(ge) 位置:
(1)卸荷閥關(guan) 閉
(2)手動關(guan) 閉截止閥
(3)伺服閥從(cong) TCS控製器中接收到一個(ge) 0閥設定值。
(4)當衝(chong) 洗結束時,該結果的一個(ge) 信號被送到1級控製係統
DUPLOMATIC壓力補償(chang) 流量閥RPC1-0,5/CT/41
流量控製閥管式
RS2/30
RS3/30
RSN3-I/30
RSN4-I/30
RSN5-I/30
兩(liang) 通式
RPC1-0.5/T/41
RPC1-0,5/CT/41
RPC1-1/T/41
RPC1-4/T/41
RPC1-10/T41
RPC2-NT/31
RPC3-ST/43
三通式
RPC1-1/T3/41
RPC1-4/T3/41
RPC1-10/T3/41
RPC1-16/T3/41
RPC1-22/T3/41
RPC2-T/31
RPC3-T/43
行程調速閥
K4WA/C/10
轉輪式快慢切換閥
CP1RA-W4/21
CP1RA-W10/21
CP1RA-W16/21
CP1RC-W4/21
CP1RC-W10/21
CP1RC-W16/21
迪普馬比例放大器EDM-M212-20E0
ECA/A/10電磁插頭
ECA/B/10電磁插頭
EDM-M211-20E0比例放大器
EDM-M212-20E0比例放大器
EDM-M231-20E0比例放大器
EDM-M232-10E0比例放大器
液壓傳(chuan) 動係統的組成
1、液壓動力原件
將動力裝置的機械能轉換成為(wei) 液壓能的裝置,其作用是為(wei) 液壓傳(chuan) 動係統提供壓力油,是液壓傳(chuan) 動係統的動力源。例如液壓泵。
1.1液壓泵
液壓泵是液壓係統的動力元件,其作用是將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液體(ti) 的壓力能,指液壓係統中的油泵,它向整個(ge) 液壓係統提供動力。液壓泵的結構形式一般有齒輪泵、葉片泵和柱塞泵。
1.2齒輪泵
齒輪泵即依靠密封在個(ge) 殼體(ti) 中的兩(liang) 個(ge) 或兩(liang) 個(ge) 以上齒輪,在相互齧合過程中所產(chan) 生的工作空間容積變化來輸送液體(ti) 的泵。齒輪泵的概念是很簡單的,即它的基本形式就是兩(liang) 個(ge) 尺寸相同的齒輪在一個(ge) 緊密配合的殼體(ti) 內(nei) 相互齧合旋轉,這個(ge) 殼體(ti) 的內(nei) 部類似“8”字形,兩(liang) 個(ge) 齒輪裝在裏麵,齒輪的外徑及兩(liang) 側(ce) 與(yu) 殼體(ti) 緊密配合。來自於(yu) 擠出機的物料在吸入口進入兩(liang) 個(ge) 齒輪中間,並充滿這一空間,隨著齒的旋轉沿殼體(ti) 運動,後在兩(liang) 齒齧合時排出。困油現象齒輪泵要平穩工作,齒輪齧合的重合度必須大於(yu) 1, 於(yu) 是總有兩(liang) 對齒輪同時齧合, :並有一部分油液被圍困在兩(liang) 對輪齒所圍成的封閉容腔之間。這個(ge) 封閉的容腔開始隨著
齒輪的轉動逐漸減小,以後又逐漸加大。封閉腔容積的減小會(hui) 使被困油液受擠壓而產(chan) 生很高的壓力,並且從(cong) 縫隙中擠出,導致油液發熱,並致使機件受到額外的負載,而封閉腔容積的增大又造成局部真空,使油液中溶解的氣體(ti) 分離,產(chan) 生氣穴現象。這些都將產(chan) 生強烈的振動和噪音,這就是齒輪泵的困意現象。
危害:徑向不平衡力很大時能使軸彎曲,齒頂與(yu) 殼體(ti) 接觸,同時加速軸承的磨損,降低軸承的壽命。
消除困油現象方法:通常是在兩(liang) 側(ce) 蓋板上開卸荷槽,使封閉腔容積誠小時通過左邊的卸荷槽與(yu) 壓油腔相通,容積增大時通過右邊的卸荷槽與(yu) 吸油腔相通。
1.3葉片泵
葉片泵即通過葉輪的旋轉,將動力機的機械能轉換為(wei) 水能(勢能、動能、壓能)的水力機械。
葉片泵轉子旋轉時,葉片在離心力和壓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緊貼在定子內(nei) 表麵上。這樣兩(liang) 個(ge) 葉片與(yu) 轉子和定子內(nei) 表麵所構成的工作容積,先由小到大吸油後再由大到小排油,葉片旋轉一周時,完成兩(liang) 次吸油與(yu) 排油。
1.4柱塞泵
柱塞泵即利用柱塞在泵缸體(ti) 內(nei) 往複運動,使柱塞與(yu) 泵壁間形成容積改變,反複吸入和排;出液體(ti) 並增高其壓力的泵。
柱塞泵是液壓係統的一個(ge) 重要裝置。它依靠柱塞在缸體(ti) 中往複運動,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積發生變化來實現吸油、壓油。柱塞泵具有額定壓力高、結構緊湊、效率高和流量調節方便等優(you) 點,被廣泛應用於(yu) 高壓、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調節的場合,諸如液壓機、工程機械和船舶中。
意大利迪普馬DUPLOMATIC壓力控製閥,壓力補償(chang) 流量閥:
壓力補償(chang) 器PCDK6
PCK06-PV/10N
PCK06-P4/10N
PCK06-P8/10N
PCK06-PTV/10N
PCK06-PT4/10N
PCK06-PT8/10N
PCM3-PTV/10N
MVR-SP/51疊加閥
插裝式溢流閥(CR直動式CRQ先導式)
CR2/22N
CR3/22N
CR4/22N
CR5/22N
CR6/22N
CRQ3/12
CRQ4/12
CRQ5/12
CRQ6/12
CD1-W3/10
CD1-W4/10
CD1-W5/10
CD1-W6/10
減壓閥
Z3P5/22
Z3P5R/C/22
Z5P5/22
Z5P5/R/C/22
平衡閥
ZC2-P3/M1/51
ZC2-P4/M1/51
ZC2-P5/M1/51
ZC07-P3/51
ZC07-P4/51
ZC07-P5/51
ZC4-P3/51
ZC4-P4/51
ZC4-P5/51
ZC5-P3/51
ZC5-P4/51
ZC5-P5/51
順序閥
S3-P3/20
S3-P4/20
S3-P5/20
S3-P6/20
U5-P4/20
T3-P5/20
T5-P3/20
X5-P4/20
卸荷閥
MRQA-3/1/42
MRQA-3/2/42
MQRA-5/1/42
MQRA-5/2/42
MQRA-6/1/42
MQRA-6/2/42
RQR3-P3/1/40
RQR3-P3/2/40
RQR5-P3/1/40
RQR5-P5/1/40
RQR7-P6/1/40
RQRM3-P3/1/A/42
RQRM5-P5/1/A/42
RQRM7-P3/1/A/42
定流量閥和橫流量調節閥都是變阻力設備,它們(men) 是以流體(ti) 的差壓作為(wei) 動力,並根據係統工況(差壓)變化,自動改變阻力係數,保持流量閥和橫流量的恒定,通過恒定各個(ge) 支路的流量來實現整個(ge) 係統流量的均衡輸配,消除冷熱不均的現象。在總流量足夠的條件下,各個(ge) 支路的流量變化不會(hui) 互相影響,係統比較穩定。
定流量閥和恒流量調節閥不同的是:
1、定流量閥隻有一個(ge) 閥瓣,由這個(ge) 閥瓣直接感受閥門的前後差壓,執行改變閥門阻力的動作,可成為(wei) “直動式變阻力閥”,它不能在線調節流量,因此使用定流量閥無法實施改變總流量的節能運行,隻有在一些中央空調係統中見到。
2、恒流量調節閥是以補償(chang) 方式時行變阻力的動作,它有倆(lia) 個(ge) 閥瓣,一個(ge) 是調節閥瓣,用於(yu) 補償(chang) 節流孔前後的差壓,因此可成為(wei) “補償(chang) 式變阻力調節閥”其原理是:利用節流孔前後的差壓,作為(wei) 補償(chang) 動作的驅動力,補償(chang) 並保持節流孔前後差壓的穩定,從(cong) 而保持流量的恒定,調節節流孔的大小就可獲得不同的流量。因此,它既可以調節流量。也可以在係統水利工況變化時保持流量恒定,在係統中它既可恒定各個(ge) 支路的流量,實現流量的均衡輸配,也可以隨時改變和調節各支路的流量,實現動態平衡。如果每年在初寒到嚴(yan) 寒和嚴(yan) 寒到末寒是進行倆(lia) 次流量調節,即可實現“分階段改變流量的質調節”的節能運行方式。恒流量調節閥的調節簡單方便,但對於(yu) 較大的係統來說,每年進行倆(lia) 次調節仍然是個(ge) 負擔,而且恒流量調節閥的價(jia) 格高,雖然當年可以收回,但對用戶仍有較大的心理壓力。
按用途分為(wei) 五種:
(1)節流閥:在調定節流口麵積後,能使載荷壓力變化不大和運動均勻性要求不高的執行元件的運動速度基本上保持穩定。節流閥是通過改變節流截麵或節流長度以控製流體(ti) 流量的閥門。將節流閥和單向閥並聯則可組合成單向節流閥。節流閥和單向節流閥是簡易的流量控製閥,在定量泵液壓係統中,節流閥和溢流閥配合,可組成三種節流調速係統,即進油路節流調速係統、回油路節流調速係統和旁路節流調速係統。節流閥沒有流量負反饋功能,不能補償(chang) 由負載變化所造成的速度不穩定,一般僅(jin) 用於(yu) 負載變化不大或對速度穩定性要求不高的場合。
(2)調速閥:調速閥是進行了壓力補償(chang) 的節流閥。它由定差減壓閥和節流閥串聯而成。節流閥前、後的壓力分別引到減壓閥閥芯右、左兩(liang) 端,當負載壓力增大,於(yu) 是作用在減壓閥芯左端的液壓力增大,閥芯右移,減壓口加大,壓降減小,使也增大,從(cong) 而使節流閥的壓差保持不變;反之亦然。這樣就使調速閥的流量恒定不變。在載荷壓力變化時能保持節流閥的進出口壓差為(wei) 定值。這樣,在節流口麵積調定以後,不論載荷壓力如何變化,調速閥都能保持通過節流閥的流量不變,從(cong) 而使執行元件的運動速度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