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0-31
DUPLOMATIC電磁閥DS3-S1/11N-D24K1,迪普馬電磁閥,打樁機電磁閥,直動式底板安裝方向控製閥,底板安裝麵符合ISO 4401(CETOP RP121H) 標準。該閥提供三通或四通設計,可分為(wei) 2位和3位,並且具有各種可互換的閥芯。閥體(ti) 由高強度鑄鐵製造而成,閥體(ti) 內(nei) 鑄有寬大的流道,以減少壓力損失。采用了帶有可互換線圈的濕式電磁鐵。該閥可采用直流或者交流電磁鐵。直流電磁鐵也可采用
DUPLOMATIC電磁閥DS3-S1/11N-D24K1,betway必威西汉專(zhuan) 注於(yu) 歐美品牌液壓、氣動、工控自動化備件銷售,原裝正品,質量保障,現貨供應,*;熱誠歡迎新老客戶谘詢購買(mai) !
意大利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閥DS3係列
板式安裝
ISO 4401-03 (CETOP 03)
高工作壓力 350 bar
大流量 100 l/min
直動式底板安裝方向控製閥,底板安裝麵符合ISO 4401(CETOP RP121H) 標準。
該閥提供三通或四通設計,可分為(wei) 2位和3位,並且具有各種可互換的閥芯。
閥體(ti) 由高強度鑄鐵製造而成,閥體(ti) 內(nei) 鑄有寬大的流道,以減少壓力損失。采用了帶有可互換線圈的濕式電磁鐵。
該閥可采用直流或者交流電磁鐵。直流電磁鐵也可采用交流供電。但需使用帶橋式整流器的插頭。
DS3直流電磁鐵閥還以可提供平穩換向類型。
直流電磁鐵閥還可以提供鋅鎳鍍層,確保抗鹽霧能力達600小時。
除了標準的手動應急操作之外,還可提供手柄式、推進式、保護罩式以及機械製動式等各種形式。
工作極限
不同閥芯機能的流量限製和工作壓力之間的關(guan) 係。數據測量按照 ISO 6403 標準,電磁鐵工作溫度為(wei) 額定溫度,供應電壓為(wei) 額定電壓90%測得。並且使用了粘度為(wei) 36 cSt的礦物液壓油,在溫度為(wei) 50 °C,過濾精度符合ISO 4406:1999 等級18/16/13條件下獲取。
電磁鐵
電磁鐵通常由鐵芯和線圈兩(liang) 部分組成。鐵芯以螺紋形式安裝在閥體(ti) 內(nei) ,並且包括浸在油中,可作無摩擦運動的銜鐵。內(nei) 部與(yu) 回油管路油液接觸,保證了散熱效果。
線圈通過螺紋環固定在鐵芯上,可作360°旋轉,以適應可用的安裝空間。
直流電磁閥電流和功率消耗
表中列出了不同型號直流線圈的電流和功耗值。采用交流電(50或者 60 Hz)供電時,需通過整流電路實現,可使用帶橋式整流的“D"型插頭。 但需要考慮功率極限的下降。
安裝
具有彈簧對中和複位的閥可在任意方向安裝; 不帶彈簧,機械定位的RK型閥必須縱向軸水平安裝。
閥可以通過螺釘或者螺栓安裝在平麵上,安裝麵的平麵度和粗糙度等級必須等於(yu) 或者高於(yu) 圖中所示的 值。如果平麵度或者粗糙度達不到要求的 小值,則閥和安裝麵之間很容易發生油液泄露。
意大利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閥訂貨型號:
DS3-TA23/11N-SD24K1 DUPLOMATIC電磁閥
DS3-TA/11N-D24K1 DUPLOMATIC電磁閥
DS3-TA/11N-A110K1 DUPLOMATIC電磁閥
DS3-TB/11N-D24K1 DUPLOMATIC電磁閥
DS3-RK/11N-D24K1 DUPLOMATIC電磁閥
DS3-S1/11N-A110K1 DUPLOMATIC電磁閥
DS3-S1/11N-D24K1 DUPLOMATIC電磁閥
DS3-S1/11V-SD24K7/W7 DUPLOMATIC電磁閥
DS3-S3/11N-A110K1 DUPLOMATIC電磁閥
DS3-S3/11N-SD28K1 DUPLOMATIC電磁閥
DS3-S3/11N-D24K1 DUPLOMATIC電磁閥
DS3-S3/11N-D24K1/CM DUPLOMATIC電磁閥
DS3-S4/11N-D24K1 DUPLOMATIC電磁閥
DS3-TB02/11N-SD24K1 DUPLOMATIC電磁閥
液壓執行元件
將液壓能轉換為(wei) 機械能的裝置,其作用是在壓力油的推動下輸出力和速度或轉矩和速度,以驅動工作裝置做工。例如液壓缸、液壓馬達。
2.1液壓馬達
液壓馬達習(xi) 慣上是指輸出旋轉運動的,將液壓泵提供的液壓能轉變為(wei) 機械能的能量轉換裝置。
液壓馬達亦稱為(wei) 油馬達,主要應用於(yu) 注塑機械、船舶、起揚機、工程機械、建築機械、煤礦機械、礦山機械、冶金機械、船舶機械、石油化工、港口機械等。
高速馬達齒輪馬達具有體(ti) 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工藝性好、對油液的汙染不敏感、耐衝(chong) 擊和慣性小等優(you) 點。缺點有扭矩脈動較大、效率較低、起動扭矩較小(僅(jin) 為(wei) 額定扭矩的60%-一70%)和低速穩定性差等。
2.2液壓缸
液壓缸是將液壓能轉變為(wei) 機械能的、做直線往複運動(或擺動運動)的液壓執行元件。它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用它來實現往複運動時,可免去減速裝置,並且沒有傳(chuan) 動間隙,運動平穩,因此在各種機械的液壓係統中得到廣泛應用。液壓缸輸出力和活塞有效麵積及其兩(liang) 邊的壓差成正比;液壓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蓋、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裝置、緩神裝置與(yu) 排氣裝置組成。緩神裝置與(yu) 排氣裝置視具體(ti) 應用場合而定,其他裝置則*。
3.3液壓控製調節元件
用來控製液壓傳(chuan) 動係統中油液的流動方向、壓力和流量,以保證液壓執行元件和工作裝置完成工作。
液壓傳(chuan) 動中用來控製液體(ti) 壓力、流量和方向的元件。其中控製壓力的稱為(wei) 壓力控製閥,控製流量的稱為(wei) 流量控製閥,控製通、斷和流向的稱為(wei) 方向控製閥。
3.4液壓輔助元件
保證液壓傳(chuan) 動係統正常工作。例如油箱、油管、濾油器。
液壓輔件是係統的一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其合理設計和選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液壓係統的效率、噪聲、溫升、工作可靠性等技術性能。主要包括:
3.4.1過濾器
過濾器的作用:濾去油中雜質,維護油液清潔,防止油液汙染,保證係統正常工作。
3.4.2蓄能器
蓄能器的作用:
蓄能器是液壓係統中儲(chu) 存和釋放壓力能的裝置。
1.作輔助動力源或緊急動力源在工作循環不同階段需要的流量變化很大時,常采用蓄能器和一個(ge) 流量較小的泵組成油源。另外當驅動泵的原動機發生故障時,蓄能器可作緊急動力源。
2.保壓和補充泄漏需要較長時間保壓而泵卸載時,可利用蓄能器釋放儲(chu) 存的壓力油,補充係統泄漏,保持係統壓力。
3.吸收衝(chong) 擊和消除壓力脈動在壓力衝(chong) 擊處和泵的出口安裝蓄能器可吸收壓力衝(chong) 擊峰值和壓力脈動,提高係統工作的平穩性。
3.4.3油箱
油箱是液壓係統中儲(chu) 存液壓油用。
油箱的功用:
儲(chu) 存係統所需的足夠油液;;
散發油液中的熱量;
逸出溶解在油液中的空氣; :
沉澱油液中的汙物;
對中小型液壓係統,泵裝置及一些液壓元件還安裝在油箱頂板上。
3.4.4熱交換器
係統能量損失轉換為(wei) 熱量以後,會(hui) 使油液溫度升高。若長時間油溫過高,油液粘度下降,泄漏增加,密封老化,油液氧化,嚴(yan) 重影響係統正常工作。為(wei) 保證正常工作溫度在20~65C,需要在係統中安裝冷卻器。相反,油溫過低,油液粘度過大,設備啟動困難,壓力損失加大並引起過大的振動。此種情況下係統應安裝加熱器,將油液溫度升高到適合的溫度。
3.4.5管件
管件是用來連接液壓元件、輸送液壓油液的連接件。它應保證有足夠的強度,沒有泄漏,密封性能好,壓力損失小,拆裝方便。
3.4.6密封裝置
密封裝置用來防止係統油液的內(nei) 外泄漏,以及外界灰塵和異物的侵入,保證係統建立必要壓力。
3.5液壓工作介質
工作介質指傳(chuan) 動液體(ti) ,通常被稱為(wei) 液壓油。
3.5.1液壓油
液壓油引就是利用液體(ti) 壓力能的液壓係統使用的液壓介質,在液壓係統中起著能量傳(chuan) 遞、係統潤滑、防腐、防鏽、冷卻等作用。對於(yu) 液壓油來說,首先應滿足液壓裝置在工作溫度下與(yu) 啟動溫度下對液體(ti) 粘度的要求,由於(yu) 油的粘度變化直接與(yu) 液壓動作、傳(chuan) 遞效率和傳(chuan) 遞精度有關(guan) ,還要求油的粘溫性能和剪切安定性應滿足不同用途所提出的各種需求。
3.5.2液壓油的要求
質量要求:
1.合適的粘 度和良好的粘溫性能,以保證液壓元件在工作壓力和工作溫度發生變化的條件下得到良好潤滑、冷卻和密封。
2.良好的極壓抗磨性, 以保證油泵、液壓馬達、控製閥和油缸中的摩擦副在高壓、高速苛刻條件下得到正常的潤滑,減少磨損。
3.優(you) 良的抗氧化安定性、水解安定性和熱穩定性,以抵抗空氣、水分和高溫、高壓等因素的影響或作用,使其不易老化變質,延長使用壽命。
4.良好的抗泡性 和空氣釋放值,以保證在運轉中受到機械劇烈攪拌的條件下產(chan) 生的泡沫能迅速消失:並能將混入油中的空氣在較短時間內(nei) 釋放出來,以實現準確、靈敏、平穩地傳(chuan) 遞靜壓。
5.良好的抗乳化性, 能與(yu) 混入油中的水分迅速分離,以免形成乳化液,引起液壓係統的金屬材質鏽蝕和降低使用性能。
6.良好的防鏽性,以防止金屬表麵鏽蝕。
DUPLOMATIC電磁閥DS3-S1/11N-D24K1
DS3-S1/11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方向控製閥
DS3-S1/11N-A230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閥
DS3-S2/11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S2/11N-A230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S3/11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S4/11N-A230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S4/11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S4/11N-D24K1/CM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S9/12N-D24K1/F/CM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S10/11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換向閥
DS3-S20/11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SA1/11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SA2/11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SB1/11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TA/11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TA/11N-A230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閥
DS3-TA/11N-D24K1/CM(手動)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TA23/11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TA23/12N-D24K1/F/CM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3-TB23/11N-D24K1迪普馬電磁換向閥
DS5-S1/12N-A230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5-S1/12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5-S2/12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柱塞泵
所述單柱塞泵中,凸輪使泵在半周內(nei) 吸油,半周內(nei) 排油。因此泵排出的流量:是脈動的,它所驅動的液壓缸或液壓馬達的運動速度是不均勻的。所以無論是泵或馬達總是做成多柱塞的。常用的多柱塞泵有徑向式和軸向式兩(liang) 大類。
一、徑向柱塞泵
1.徑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圖為(wei) 徑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之所以稱為(wei) 徑向柱塞泵是因為(wei) 有多個(ge) 柱塞徑向地配置在一個(ge) 共同的缸體(ti) 內(nei) 。缸體(ti) 由電動機帶動旋轉,柱塞要靠離心力耍出,但其頂部被定子的內(nei) 壁所限製。定子是一個(ge) 與(yu) 缸體(ti) 偏心放置的圓環。因此,當缸體(ti) 旋轉時柱塞就做往複運動。這裏采用配流軸配油,又稱徑向配流。徑向柱塞泵外形尺寸較大,目前生產(chan) 中應用不廣。
二、軸向柱塞泵
1、直軸式軸向柱塞泵原理
泵的工作原理。斜盤和配流盤固定不轉,電機帶動軸、缸體(ti) 以及缸體(ti) 內(nei) 柱塞-起旋轉。柱塞尾有彈簀,使其球頭與(yu) 斜盤保持接觸。
配流盤
由於(yu) 存在困油問題,為(wei) 減少困油,因此在配油盤的槽I、II的起始點開. 上條小三角槽,且在二配流槽的兩(liang) 端都開有小三角槽。
2、流量
軸向柱塞泵的幾何排量
q=(πd2/4) DZtg γ
平均理論流量為(wei)
Qn=(πd2/4) DZntg γ
式中d-柱塞直徑; D~ -柱塞在缸體(ti) .上的分布直徑; Z- -柱塞數; n-軸的轉速;γ-斜盤傾(qing) 斜角度。
從(cong) 上式看出:泵的流量及每轉排量可通過改變斜盤傾(qing) 角γ而改變,所以軸向柱塞泵可很方便地做成變量泵。
葉片泵和葉片式馬達
葉片泵具有結構緊湊、流量均勻、噪聲小、運轉平穩等優(you) 點,因而被廣 泛用於(yu) 中、低壓液壓係統中。但它也存在著結構複雜,吸油能力差,對油液汙染比較敏感等缺點。
葉片泵有兩(liang) 類:雙作用和單作用葉片泵,雙作用葉片泵是定量泵,單作用泵往往做成變量泵。
一、
雙作用葉片泵
1、結構和工作原理
雙作用葉片泵結構。它主要由殼體(ti) 、轉子、定子、葉片、配流盤和主軸等組成。
雙作用葉片泵工作原理可由下圖說明。當轉子和葉片一起按圖示方向旋轉時,由於(yu) 離心力的作用,葉片緊貼在定子4的內(nei) 表麵,把定子內(nei) 表麵、轉子外表麵和兩(liang) 個(ge) 配流盤形成的空間分割成八塊密封容積。隨著轉子的旋轉,每一塊密封容積會(hui) 周期性地變大和縮小。一轉內(nei) 密封容積變化兩(liang) 個(ge) 循環。所以密封容積每轉內(nei) 吸油、壓油兩(liang) 次,稱為(wei) 雙作用泵。雙作用使流量增加一倍,流量也相應增加。
2、排量和流量
如圖所示,當不考慮葉片厚度時,雙作用葉片泵的排量為(wei) Vo=2 (V;-V,)Z
Z為(wei) 密封容腔的個(ge) 數,V,和V,分別是完成吸油和壓油後封油區內(nei) 油液的體(ti) 積。顯然考慮到=2n/Z,所以V。= 2nB(R2 -r2)
式中,B一葉片的寬度, R、r一定子的長半徑和短半徑。
實際上葉片有一一定厚度,葉片所占的空間減小了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積。因此轉子每轉因葉片所占體(ti) 積而造成的排量損失。
3、結構.上的若幹特點
(1)保持葉片與(yu) 定子內(nei) 表麵接觸轉子旋轉時保證葉片與(yu) 定子內(nei) 表麵接觸時泵正常工作的必要條件。前文已指出葉片靠旋轉時離心甩出,但在壓油區葉片頂部有壓力油作用,隻靠離心力不能保證葉片與(yu) 定子可靠接觸。為(wei) 此,將壓力油也通至葉片底部。但這樣做在吸油區時葉片對定子的壓力又嫌過大,使定子吸油區過渡曲線部位磨損嚴(yan) 重。減少葉片厚度可減少葉片底部的作用力,但受到葉片強度的限製,葉片不能過薄。這往往成為(wei) 提高葉片泵工作壓力的障礙。在高壓葉片泵中采用各種結構來減小葉片對定子的作用力。
(2)端麵間隙
為(wei) 了使轉子和葉片能自由旋轉,它們(men) 與(yu) 配油盤二端麵間應保持一定間隙。 但間隙也不能過大,過大時將使泵的內(nei) 泄漏增加,泵容積效率降低。-般中、小規格的泵其端麵間隙為(wei) 0.02~0.04mm。
(3)定子曲線
這裏指的是連接四段圓弧的過渡曲線。較早期的泵采用阿基米德螺線。即ρ=r2+aφ及;p=r1-ap采用阿基米德螺線時,葉片徑向速度不變,
不會(hui) 引起泵流量脈動。
(4)葉片傾(qing) 角
從(cong) 前圖中可看出葉片頂部順轉子旋轉方向轉過一角度θ。很明顯,葉片頂部與(yu) 定子曲線間是滑動摩擦。在壓油區,葉片依靠定子內(nei) 表麵迫使葉片沿葉片槽向裏運;動,其作用與(yu) 凸輪相似,葉片與(yu) 定子內(nei) 表麵接觸時有一定壓力角。
4、類型
前圖所示葉片泵額定壓力6.3MPa,轉速有1000~1500r/min,流量有6~ 100r/min多種規格,容積效率90%左右,主要用於(yu) 機床。
意大利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閥,電磁換向閥:
DS5-S2/12N-A230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5-S3/12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5-S3/12N-A230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5-S4/12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5-S20/12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5-TA/12N-A230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5-TA02/12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DS5-TA/12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RQ4M5-DT/5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方向閥
RQ4M5-SAT/51迪普馬DUPLOMATIC先導式溢流閥
RQ4M5-SP/51迪普馬DUPLOMATIC先導式溢流閥
RQ4M6-D/51迪普馬DUPLOMATIC先導式溢流閥
RQ4M6-DT/51迪普馬DUPLOMATIC先導式溢流閥
RQ4M6-SAT/51迪普馬DUPLOMATIC先導式溢流閥
RQ4M6-SP/51迪普馬DUPLOMATIC先導式溢流閥
RQM3-P5/A/60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先導式溢流閥
RQM3-P5/C/60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溢流閥
RQM3-P6/A/60N-A230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溢流閥
RQM3-P6/C/60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溢流閥
RQM3-P6/D/60N-A230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溢流閥
RQM5-P5/A/60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溢流閥
RQM5-P5/C/60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溢流閥
RQM5-P6/A/60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溢流閥
RQM5-P6/A/60N-A230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溢流閥
RQM5-P6/C/60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溢流閥
RQM5-P6/D/60N-A230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溢流閥
RQM7-P6/A/60N-D24K1迪普馬DUPLOMATIC電磁溢流閥
單向閥、液控單向閥、SV/SL型液控單向閥、疊加式液控單向閥
1.結構和工作原理
單向閥又稱止回閥或逆止閥。用於(yu) 液壓係統中防止油流反向流動。單向閥有直通式和直角式兩(liang) 種。如圖15、圖16所示。
SV和SL型液控單向閥都是座式閥,由液壓開啟,能給出反向流。
這種閥用來隔離局部壓力回路,即作為(wei) 在管子破裂時防止負載降落的保護,也可防止負載下爬。這種液控單向閥主要包括閥體(ti) 、主閥、先導閥、壓縮彈簧和控製活塞 。
SV型閥(無泄油口)一一泄漏油內(nei) 部回油
由A口至B口始終可以流動。反方向上則導閥和主閥被壓縮彈簧和係統壓力保持在閥座上。若X口供給壓力油則控製活塞被推向右。
這首先打開導閥,然後打開主閥。於(yu) 是油液先通過導閥,然後通過主
導閥。為(wei) 了保證用控製活塞能可靠地操縱,需要一定的低控製壓力。
SL型閥(帶泄油口)-一-泄漏油外部回油
在原理上,此閥與(yu) SV型有相同的功能。不同之處在於(yu) 增加了泄油口Y,這就可使控製活的環形麵積與(yu) A口隔離。A口來的油壓隻作用在控製活塞的麵積A4上,從(cong) 而有效地降低此條件下所需的控製壓力。
Z2S型疊加式液控單向閥
Z2S型單向閥是疊加式液控單向閥。它可用於(yu) 關(guan) 閉一個(ge) 或兩(liang) 個(ge) 工作油口,無泄漏持續時間長,穩定性好。
油液從(cong) A到A1或B到B1自由流通,反向則被截止。如果油流通過閥,例
如從(cong) A到A1,壓力油作用在閥芯上,閥芯則向右運動並推動鋼球離開閥座。單向閥被控製油打開時,油可從(cong) B1到B流通。壓力在B1腔卸荷,單向閥全部開啟。為(wei) 保證兩(liang) 個(ge) 主單向閥在換向閥中位時能可靠的關(guan) 閉,閥的A、B口與(yu) 回油路連接。
2.單向閥的主要故障
單向閥可能出現的主要的故障,是當油液從(cong) P2腔反向進入時,錐閥芯(或鋼球)不能將油液嚴(yan) 格封閉而產(chan) 生滲漏。這種滲漏現象更容易出現在反向流油的壓力比較低的情況。這時需要檢查閥芯錐麵(或鋼球)與(yu) 閥座的接觸是否緊密;或檢查閥座孔與(yu) 閥芯孔是否保證所需要的同軸度要求,或者當閥座壓入閥體(ti) 孔時有沒有壓歪。如不符合要求,則需將閥芯錐麵(或鋼球)與(yu) 閥座重新配研,或者將閥座拆出重新壓裝,直到與(yu) 閥芯錐麵(或鋼球)嚴(yan) 密接觸為(wei) 止。
另外單向閥的閥座或閥套與(yu) 閥體(ti) 間的密封裝配或拆裝時擠傷(shang) ,而造成內(nei) 部泄漏。
如果單向閥啟閉不靈活,這種閥芯有卡阻現象,則需檢查閥體(ti) 孔與(yu) 閥芯的加工幾何精度,以及二者的配合間隙是否符合要求。這種現象有可能出現於(yu) 正向開啟壓力很小的單向閥,或者這種開啟壓力很小的單向閥是閥芯軸線沿水平方向安裝使用時的場合;另外,也應檢查彈簧是否斷裂或者過分彎曲而引起卡阻。這裏應該注意的是,不論是直通型單向閥還是直角型單向閥,都不允許閥芯錐麵向上安裝。